18328570016 sale@designchn.com 7x24小时为您服务

成都德杉科技有限公司

产学研融合的难题

传统的科技转化办法,就是高校把研究成果直接卖给企业,但效果不好。一是转让费高、企业负担不了,二是企业也没有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成产品的能力。这就造成很多科技成果被闲置,高校“捧着金饭碗要饭”,而企业又创新乏力。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从“学”到“产”之间,横着一条“死亡之谷”,这边过不去,那边过不来。

怎么办?我们团队把业界讨论得比较多的几种方式帮你梳理出来了,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种思路,就是“造桥”,也就是成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来连接两头。

你看,“死亡之谷”的这头是“学”,也就是大学和科研院所;那头是“产”,也就是创新型企业,这两头的主体都是清晰明了的。但是,中间还缺少一个“研”的主体,也就是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由它们来做专业的“科技搬运工”,把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

“造桥”模式最成功的例子,是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协会。这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下设80多个研究所,有1.5万名科研人员。你可以这么理解,弗劳恩霍夫协会就是德国制造企业的“共享技术转化平台”。一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技术方案,可以直接向研究所下订单,支付相应费用,由研究所去完成开发。弗劳恩霍夫协会对基础科研成果的转化非常高效,每年为3000多家企业完成上万项科研项目,被认为是“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目前,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已经建立起类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弗劳恩霍夫模式”正在中国兴起。

第二种思路,就是“跨越”。也就是不去另建研究机构,而是让“学”这头的腿伸长,直接跨到“产”这头来。具体来说,就是由高校作为VC,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投资孵化成企业。这个方式最早由斯坦福大学开创,后来推广到全球各地的高校。

我们注意到,被誉为“中国斯坦福”的西湖大学,在去年8月成立了产业投资基金,今年密集投资了5家创业公司。高校亲自下场当VC,优势非常明显,就是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前。比如,当一个科研项目还在立项阶段时,西湖大学的成果转化办公室就开始考虑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定位问题了。科学家只需要专心搞科研,剩下关于专利申请、政策咨询、投资谈判、团队搭建等所有问题,西湖大学都可以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

目前,除了西湖大学,还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也都成立了各自的创业投资基金,高校VC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股重要力量。

此外,还有第三种思路,就是反过来,让“产”这头的腿伸长,跨到“学”这头来。由企业主动进入高校,与高校合作研发。

举个例子。中国台湾的物联网头部企业研华科技,每年投入2000万元,在台湾某大学建立“物联网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下设三个实验室。研华科技从企业的角度提出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与主持实验室的教授进行探讨,双方共同制定年度研究计划。确定研究项目后,研华科技会派技术人员进驻实验室,共同研发。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就可以快速转化为产品。后来,研华科技又进一步和该大学合作,设立物联网专业的“产学博士”计划,联合培养物联网人才,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加入研华科技。

我们来梳理一下跨越“死亡之谷”的几种思路:一是“造桥”,通过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来转化科研成果;二是“跨越”,要么高校向下跨一步,通过校方VC直接孵化企业;要么企业向上跨一步,主动进入高校,搞联合研发和联合人才培养。

看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