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低,亟待智能化:以往的铁路行业、电力行业、航空行业在管理工具过程中,工器具管理方式一般依赖于非自动化人工盘点,工具借出、归还,需纸质登记,人工盘点至少需要5-10分钟,耗时耗力,另外当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遗落,人工找寻一个工具平均花费时间10-20分钟。
少数用到条形码实现资产的识别与管理,但效率都极其低下,随着资产数量的增加,极大地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工器具管理的难度,常常造成数据不及时,出错率高,工具管理责任制不完善等问题。
在工器具管理应用技术方面,一维条码等传统自动识别技术在物品分类贴标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条码技术识别率低、条码容易折损玷污、存储信息量少,一般只标识某一类产品,从而无法满足现有的工具管控。
直接采购成本过高:企业中相关设备数量庞大,直接采购新一代技术的工具管理设备费用高昂,审批难且容易被审计部门认为国有资产流失。
所以,在企业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智能数字化改造,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智能数字化改造使用RFID智能技术,便于实现工具共享,节约器材使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RFID工器具管理应用的出现实现了工器具管理的高效和智能,利用RFID技术,通过对企业原有的工具柜、工具笼、工具车、工作台、货架等设备进行智能数字化改造,加装智能读写器、RFID特种天线和利用电子标签,实现工器具的智能借还,从而大幅提高工器具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并实现跨组织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RFID智能工具车采用RFID技术,针对客户要求,对工器具的承载容器进行智能改造,结合微带天线、中近场天线的使用,对工具车内的工具标签进行识别,并提供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工器具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让资产数字化,从而达到重要工具的资产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工器具丢失和被盗、简化工器具进出库的登记流程、避免库存缺失或管理疏忽等。
在工具柜内外部安装RFID读写器、人脸识别摄像头、智能锁、IC卡刷卡器、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对柜内贴有 RFID 电子标签的工具进行智能自动管理。
用户开门时,设备自动记录借还过程,实时显示工器具的库存数量和借还列表,做到工器具的高效化、智能化管理。
在企业现有货架的基础上安装德杉控制盒(DSCB- 305)作为设备的控制终端,货架集成控制盒、智能摄像头、RFID特种天线、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控制盒内置的场景智能边缘系统(SIE)提供了数据接口,可以和现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对接,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智能化建设,实现库存管理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简单:系统支持人脸识别、IC卡刷卡开门,员工即拿即走,后台自动更新记录,物品在库情况直观,使用方便;
远程管理:系统监控库存和运行状态,查询用户借还记录;
稳定可靠:设备基于德杉物联网经验打造,保证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专业天线设计:中近场天线,定向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适配复杂环境;
快速精准识别:人脸识别、红外感应,外接功能强大;
实时显示:配置有高清触控屏,实时监控工器具的位置和数量;
自动化:省去人工扫描、盘点、录入等繁琐工序,提升管理水平;
无人化资产管理:人脸识别管理智能记录借还产品用户身份,使用RFID标签管理资产,出入库时自动记录领用和归还物品。
快速盘点与统计:RFID快速批量自动盘点,识别数量多、距离远,实现快速盘点与统计,减少人力物力投入。
管理到岗、明确职责:系统通过对固定资产信息的收集、监控,实现资产与使用单位、部门、人员的同步管理,真正实现“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提高效率,省时省力:采用RFID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准确统计,节约人力物力,缩短清查时间,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精准、高效。
固定资产周期性管控:对资产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智能管控,为企业资产合理有效调配,提供确切的数据参考,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预防资产闲置浪费。
节约成本:通过对企业现有的设备进行智能数字化改造,降低设备的购买成本和工器具管理的时间成本,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而达到适当的投资回报。
物联网设备管理和远程控制系统面向多点分布的物联网硬件应用场景,适合单点多信息采集终端及门禁、门锁等联动设备。
系统架构图
本资产管理系统由系统管理、设备管理、服务模块三大模块组成。
其中系统管理可细分为应用管理、账号管理、用户信息;设备管理可细分为设备列表、任务管理、设备心跳、标签管理;服务模块可细分为资产信息、IC卡管理、监控记录、资源文件。